黑檀木來自遙遠的非洲大陸,木成材期通常為200~1000年,質堅實,極耐磨耐腐,經久不衰。由于生長在貧瘠的非洲大地,因為產地經濟環境的關系,所以原木出口價格也不會高,因此我們才有幸看到這種經典黑色木材并使用它。
原色無漆茶盤,因自然生長極慢,花紋清晰生動,硬度高,分量沉,與普通茶盤重量高115%~200%。使用無劃痕。自然存量極為有限
非洲進口黑檀木,稀少,珍貴,料好名氣大,使用價值高無漆見真章,瑕疵無處藏,黑紫檀,質地最堅,入水則沉,名貴材質。
黑檀木是印尼國寶木,生長在印尼赤道旁的蘇拉威西石頭島上,地處熱帶地區。終年干旱,樹木生態環境極為惡劣,成材緩慢,需數百年以上。據南京林業大學鑒定,氣干密度為0.9-1.14,入水即沉(個別部位取材會密度略小),木材結構極致密,材質硬重且均勻,木材黑色夾有灰褐至淺紅的淺色條紋,耐磨及干燥后不變形,含油性高,遇高溫后有明顯的出油現象,精細拋光后略有透明感,不易開裂。質地硬度極高,不易磨損,新木顏色呈紫黑色,略顯山狀走向木紋,老木呈純黑色,基本無木紋。木料纖維細膩,無毛孔,耐潮濕,即使遇水后用干布擦拭也可恢復其光澤。是著名的珍貴家具,高檔裝修,工藝雕刻及樂器用材,歸入世界名木之列。印尼政府已限量采伐,并制定很高的關稅政策,以保護瀕臨滅絕的黑檀木資源。印尼黑檀木、印度紫檀木、海南黃花梨木,三者被公認為紅木之首,極具有收藏價值。心材黑褐至黃紫褐,有的近黑色或常帶黑色條紋。原木桿形差,端面呈不規則狀,極少呈正圓或橢圓狀。空心較多,出材率極低,約為百分之十到十五。木材表面光澤好,手感潤滑,摸上去緞子似的,亮里透光,顏色變化小,絲絲游動的黑色木紋若隱若現,含蓄而不張揚。黑檀是世上名貴稀有的木材之一,產于熱帶雨林地區,生長期非常緩慢,木料極其珍貴,材質細膩,密度大,棕眼小而稀少,硬度最大。堅硬、滑潤,其切面打磨后形成的包漿亮麗非常,似銅鏡可鑒;又恰似緞子的表面,令人聯想起美玉。這種視覺上的光潔如玉源于它肌理緊密,棕眼稀少,油質厚重。變化莫測的黑色花紋似名山大川,如行云流水,勝碧玉瓊瑤,令印象派大師自嘆不如。黑檀的魅力既在于目賞,更在于手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