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M立式磨全套cad圖紙型號:
HRM800 ? HRM1100 ? HRM1250 ? HRM1300 ? HRM1400 ? HRM1550 ? HRM1700 ? HRM1900 ? HRM2400 ? HRM2500
HRM立式磨圖紙說明書
HRM立式磨工作原理
電動機驅動減速機帶動磨盤旋轉,需粉磨的物料由鎖風喂料機從鎖風喂料下料口送入磨盤中心,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物料向磨盤四周擴散,進入粉磨輥道,受到磨輥的研壓作用而被粉碎。熱空氣由下殼體進風口進入磨內,由于旋轉磨盤和下殼體之間的空隙處設有帶導風葉的風環,故通過風環的氣體能均勻分布于磨內。
粉磨后的物料被風環處的氣流吹起,經過分離器,合格的細粉隨同氣流出磨,由收塵設備收集下來即為產品,粗粉在分離器葉片的作用下,重新落至磨盤上再次被粉磨,如此循環往復。混在入磨物料中的鐵塊等雜物,會從旋轉的磨盤上甩出,落至磨機下腔,被括料板刮入排渣口排出機外。
HRM立式磨特點:
(1)物料主要是依靠磨輥的重量和加壓裝置的壓力被破碎和粉磨的,在粉磨過程中物料始終受到磨輥的壓力作用;而磨輥和磨盤間不是純滾動,物料受到的是多向應力的作用,因此提高了磨機的粉磨能力和粉磨效率。
(2)由于物料進入磨機后就與熱氣體充分接觸,被粉磨后又懸浮在熱氣體中,能充分地進行熱交換,所以,在粉磨的同時也烘干了物料。
(3)磨輥的碾磨壓力由液壓系統提供,通過加壓裝置、傳動臂傳給磨輥而施加在物料上,通過調節液壓系統的壓力,來改變粉磨壓力的大小以滿足粉磨不同硬度物料的要求。
(4)為了避免磨機工作時因斷料而引起的磨輥與磨盤的直接接觸,而造成的劇烈震動,磨輥和磨盤之間應有一定的間隙,為此,特別設計了控制間隙大小的限位裝置,并通過限位裝置可隨時了解磨輥下物料的厚度。因此保證了磨機在安全和經濟的工作條件下運行。
(5)輥套和磨盤襯板采用了高硬度合金耐磨材料,磨損小,壽命長,而且當輥套磨損到一定程度時,還可翻面使用,從而延長了輥套的使用壽命。
(6)磨輥能借助于輔助油缸的作用,將其翻出機外,更換維修非常方便。
(7)磨盤周邊上設有防止盤座磨損、調節風環處風速和盤上物料厚度的裝置,可確保立式磨的生產能力及其經濟運行。
(8)分離器由變頻調速電機、減速機、轉子、殼體等部分組成。電動機通過減速機帶動皮帶輪,驅動分離器轉子轉動,通過調整電機轉速而獲得不同細度的產品。
主減速機由稀油站供油產生循環潤滑系統,以保證主減速機的正常運行。
HRM立式磨的安裝
1、安裝前的準備:
(1)安裝設備前,應檢查設備基礎,地腳螺栓孔的尺寸和位置,必須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2)檢查作為安裝設備的基礎是否滿足要求,現場必須清掃干凈;
(3)各地腳螺栓孔間按要求放置墊鐵,各地腳螺栓放入地腳孔;
(4)準備好安裝必備的工具:水平測量儀、經緯儀、框式水平測量儀(精度為0.02mm/m)、起重設備、各種規格板手、塞尺(0.05~1.00mm)、墊鐵(規格:200x100x18)若干,其中部分為斜墊鐵、其它常用工具等。
2、磨機的安裝:
傳動裝置的安裝:
首先將主電機和減速機底座準確地落在基礎上,用混凝土將地腳螺栓固定,待混凝土凝固后,擰緊螺栓(注意:用力應均勻,以免產生應力),通過調整墊鐵將兩底座調平,底座調平后,其縱向及橫向水平誤差不得超過0.10毫米/米,然后進行二次澆灌將底座埋入混凝土,在澆灌時應用振搗器將混凝土搗實。
接著安裝主電機和減速機,安裝時要求盡可能地準確,安裝后要求主聯軸器的兩軸中心線傾斜夾角<0.5℃,標高誤差<0. 3mm(可通過調整墊片調整),并均勻用力緊固聯接螺栓。
下殼體及磨盤的安裝:
安裝下殼體時應以減速機出軸中心線為基準,兩者中心線間的誤差不得超過±1.0毫米。首先將下殼體吊裝在基礎上,找正中心位置,將地腳螺栓灌漿固定,然后將磨盤輕輕吊裝在減速機上,找正并裝上定位銷,均勻用力擰緊聯接螺栓,通過調整下殼體的位置,使磨盤與風環間的徑向間隙基本一致(誤差不得超過±1.0毫米,應轉動磨盤進行檢查),同時檢查下殼體上法蘭與磨盤上端面間的軸向距離是否滿足安裝要求,可通過調整墊鐵進行調整,然后擰緊地腳螺栓,通過調整墊鐵使下殼體的上法蘭面保持水平。
上殼體、磨輥及傳動臂的安裝:
按設備圖紙要求將上殼體吊裝到下殼體上,找正后均勻用力緊固聯接螺栓。將事先組裝好的磨輥和傳動臂吊裝到下殼體機架的軸承座上,擰緊軸承座的聯接螺栓,然后翻轉傳動臂,使磨輥輕輕置于磨盤上,再安裝磨輥的密封門,安裝時應注意密封的嚴密性。
限位裝置及分離器的安裝:
預先組裝好限位裝置,按設備基礎圖尺寸要求將其就位,并擰出限位螺栓使其與限位頭相接觸,找正后對地腳螺栓灌漿將其固定,待砂漿凝固后,擰緊地腳螺栓。然后再擰出限位螺栓,使磨輥與磨盤之間的距離為5~10毫米。接著開始安裝分離器,將預先組裝好的分離器吊裝到上殼體上并找正,均勻用力擰緊聯接螺栓,注意法蘭接合面要求嚴格密封。
加壓裝置的安裝:
將組裝好的加壓裝置按圖紙要求就位,與磨機主體相聯后找正,將地腳螺栓灌漿固定,砂漿凝固后擰緊螺栓。
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安裝:
根據設備安裝現場的實際情況,備齊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所需的各種規格油管,用壓縮空氣吹掃管孔并嚴格清洗干凈,分別按要求進行組合和安裝。
最后對基礎進行二次澆灌。
HRM立式磨試運轉及其要求
1、試運轉前的準備工作
(1)仔細檢查各零部件的安裝是否正確,有無錯裝或漏裝,否則應及時予以排除和糾正。
(2)仔細清除磨機內部安裝時的遺留物。
(3)用手盤動各運轉部件,檢查是否有任何卡死或金屬摩擦現象,如有應及時排除。
(4)將各潤滑點按要求注入適量的潤滑油或潤滑脂。
2、試運轉的操作過程
(1)首先關閉液壓系統進油總閥11.1,打開卸壓閥12.1(見液壓系統原理圖),空載運行一小時。然后接通油路檢查抬輥、落輥情況,檢查系統各原件能否正常工作。
(2)將潤滑系統(稀油站)預先空載運行八小時,檢查系統能否正常工作。
(3)將磨輥稍稍抬起離開磨盤,開動主電機和分離器電機,空負荷運轉4~6小時,注意整個運轉過程中,不應有任何異常聲響或現象發生,否則必須立即停止運轉,及時予以排除后,才能重新進行空負荷試運轉。在進行上述過程時,分離器轉速應由小到大變化;啟動主電機前應點動開關,觀察電機轉向是否正確。在確認運轉情況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投料運轉。
HRM立式磨的操作、維護及檢修
磨機的操作過程
1、開車前的準備
(1)、首先檢查磨機各轉動部件能否正常運轉;各潤滑點是否已注入適量的潤滑油(如上所述)。
(2)、其次調整限位裝置使磨盤與磨輥的間隙為5~10毫米(應轉動磨盤來檢查)。
(3)、最后對蓄能器充氣,其壓力大小應為主油缸工作壓力的60~70%。將液壓系統置于工作狀態。
2、開車順序:
啟動:潤滑系統(稀油站)電機→分離器電機→抬輥→主電機→投料落輥→液壓系統電機(加壓)
停機順序正好與開機順序相反。
3、磨機的操作及其說明
磨機按開車順序啟動后,物料以設定值喂入,操作液壓系統落下磨輥,開啟液壓站油泵電機,調整液壓系統的工作壓力,使系統達到平衡,同時應調節分離器轉子轉速,使產品的細度滿足要求。(具體方法是先將分離器調至較高轉速,根據產品取樣分析結果來調節轉子轉速,得到所需細度)
在上述操作時,應注意磨機主電機電流的變化;主減速機軸瓦及磨輥軸承溫度的變化,在磨機正常運轉時主減速機軸瓦溫度應在70℃以下,磨輥軸承溫度應在100℃以下。同時還應仔細觀察磨機有無異常聲響或現象發生,如有應及時排除,必要時應停機處理,處理完畢后再按開機順序重新啟動磨機。
操作中還應根據物料的水份,調節進出磨氣體的溫度,物料的水份越大,進出磨氣體的溫度也應越高,但進磨氣體的溫度最高不得超過350℃。
磨機喂料量的多少,粉磨壓力的大小,磨內通風量的多少及分離器轉速的高低等因素之間有密切的聯系,也直接影響磨機的生產能力,只有它們之間處于最佳配合狀態時,磨機的技術性能才能得以充分發揮,所以,磨機必須經過調試,對各因素進行調整,才能找到最佳配合,才能使磨機充分發揮電耗低、產量高的特性。
磨機自試運轉到正常生產前,其喂料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相應各量也應隨之變化。
磨機的維護及檢修
磨機運轉一段時間后,應對磨機各部分進行檢查:
1、檢查各處的聯接螺栓和固定螺栓有無松動及損壞現象。
2、檢查各密封件及易磨損件的磨損情況。
3、定時對各潤滑點(見附表)補充適量潤滑脂或潤滑油。
4、磨機運轉一段時間后,襯板及輥套均會有一定程度的磨損,使磨輥與磨盤的間隙增大,從而影響磨機的工作效率,因此,應根據襯板及輥套的磨損情況對限位裝置作適當調整。
5、磨輥和分離器減速機內的潤滑油油面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在磨機初始運轉500小時后,應放盡舊油,將其內部清洗干凈,再加注新潤滑油。正常生產中,每運行2000小時,應檢查一次潤滑油質量,若發現變質或雜質過多,應及時更換新油。
磨輥上的輥套和磨盤上的襯板是易磨損件,輥套磨損到一定程度后,可翻面使用,當輥套再次磨損,使磨機產量下降幅度較大,磨機不足以維持正常生產時,應停機,更換新的輥套。
輥套的拆卸方法:拆掉上殼體上的磨輥門,卸下動臂與搖臂間的聯接銷子,將檢修油缸用銷子與搖臂相聯,將液壓系統置于檢修狀態,啟動液壓泵電機,將磨輥翻出機外,固定牢固后,卸下輥套處的壓環,即可卸下輥套,然后換上新的輥套或將輥套翻面,裝配時應先將各件清洗干凈,裝配完畢后應用塞尺檢查結合面結合情況。
襯板的拆卸方法:將磨盤上壓環周圍的螺栓卸下,取下壓蓋,用撬棍將襯板取下,然后更換上新的襯板。安裝襯板時應盡量保證襯板與襯板間的平整,每塊壓環應將相應襯板壓牢,不得松動,襯板之間的間隙應用浸油的石棉盤根牢固地塞緊,禁止用金屬填塞。
輥套和襯板換好后,即可操作液壓裝置將磨輥翻回磨腔內,安裝好磨輥門,即可重新開機運行。
分離器轉子葉片也屬易損件,經一段時間運轉由于磨損就需更換,新葉片換好后,應使轉子運轉,觀察其轉動平衡情況,若轉動偏心較大,應調整葉片在轉子上的分布,直到轉子轉動平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