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定制: 是 型號: 根據客戶要求具體加工 規格: 直徑50/400(根據客戶要求具體加工)
材質: 金剛石 粒度: 根據客戶要求具體加工(目) 適用范圍: 主要用于研磨拋光玻璃、珠寶、硬質合金、鎢鋼等,具有高效、無劃痕和使用壽命長的特性.
主要用于研磨拋光玻璃、珠寶、硬質合金、鎢鋼等,具有高效、無劃痕和使用壽命長的特性.
編碼
名稱
單位
外徑
孔徑
厚度
粒度
MP150
電鍍磨片
PC
80~800MM
12.7/25MM
1~10MM
35~4000
以上規格參數僅供參考,歡迎來樣來圖
(一下內容摘自百度)
電鍍的目的
電鍍的目的:電鍍除了要求美觀外,依各種電鍍需求而有不同的目的。 1.鍍銅:打底用,增進電鍍層附著能力,及抗蝕能力。 2.鍍鎳:打底用或做外觀,增進抗蝕能力及耐磨能力,(其中化學鎳為現代工藝中耐磨能力超過鍍鉻)。 3.鍍金:改善導電接觸阻抗,增進信號傳輸。 4.鍍鈀鎳:改善導電接觸阻抗,增進信號傳輸,耐磨性比金佳。 5.鍍錫鉛:增進焊接能力,快被其他替物取代(因含鉛現大部分改為鍍亮錫及霧錫)。
電鍍的概念
電鍍時,鍍層金屬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陽極,待鍍的金屬制品做陰極,鍍層金屬的陽離子在金屬表面被還原形成鍍層。為排除其它陽離子的干擾,且使鍍層均勻、牢固,需用含鍍層金屬陽離子的溶液做電鍍液,以保持鍍層金屬陽離子的濃度不變。電鍍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鍍上金屬鍍層,改變基材表面性質或尺寸.電鍍能增強金屬的抗腐蝕性(鍍層金屬多采用耐腐蝕的金屬)、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導電性、潤滑性、耐熱性、和表面美觀。
電鍍作用
利用電解作用在機械制品上沉積出附著良好的、但性能和基體材料不同的金屬覆層的技術。電鍍層比熱浸層均勻,一般都較薄,從幾個微米到幾十微米不等。通過電鍍,可以在機械制品上獲得裝飾保護性和各種功能性的表面層,還可以修復磨損和加工失誤的工件。鍍層大多是單一金屬或合金,如鈦靶、鋅、鎘、金或黃銅、青銅等;也有彌散層,如鎳-碳化硅、鎳-氟化石墨等;還有覆合層,如鋼上的銅-鎳-鉻層、鋼上的銀-銦層等。電鍍的基體材料除鐵基的鑄鐵、鋼和不銹鋼外,還有非鐵金屬,如ABS塑料、聚丙烯、聚砜和酚醛塑料,但塑料電鍍前,必須經過特殊的活化和敏化處理。
電鍍原理
電鍍原理圖
在盛有電鍍液的鍍槽中,經過清理和特殊預處理的待鍍件作為陰極,用鍍覆金屬制成陽極,兩極分別與直流電源的負極和正極聯接。電鍍液由含有鍍覆金屬的化合物、導電的鹽類、緩沖劑、pH調節劑和添加劑等的水溶液組成。通電后,電鍍液中的金屬離子,在電位差的作用下移動到陰極上形成鍍層。陽極的金屬形成金屬離子進入電鍍液,以保持被鍍覆的金屬離子的濃度。在有些情況下,如鍍鉻,是采用鉛、鉛銻合金制成的不溶性陽極,它只起傳遞電子、導通電流的作用。電解液中的鉻離子濃度,需依靠定期地向鍍液中加入鉻化合物來維持。電鍍時,陽極材料的質量、電鍍液的成分、溫度、電流密度、通電時間、攪拌強度、析出的雜質、電源波形等都會影響鍍層的質量,需要適時進行控制。
電鍍技術介紹
1.無氰堿性亮銅:在銅合金上一步完成預鍍與加厚,鍍層厚度可達10μm以上,亮度如酸性亮銅鍍層,若進行發黑處理可達漆黑效果,已在1萬升槽正常運行兩年。
2.無氰光亮鍍銀:
普通型以硫代硫酸鹽為主絡合劑,高級型以不含硫的有機物為主絡合劑。全光亮鍍層厚度可達40μm以上,鍍層表面電阻~41μΩ·㎝,硬度~HV101.4,熱沖擊250℃合格,非常接近氰化鍍銀的性能。
3.無氰自催化化學鍍金:
主鹽采用Na3[Au(SO3)2],金層厚度可達1.5μm,已用在高密度柔性線路板和電子陶瓷上鍍金。
4.非甲醛自催化化學鍍銅:
用于線路板的通孔鍍和非導體表面金屬化。革除有毒甲醛代之以廉價無毒次磷酸鹽,目前國內外尚無商業化產品。已基本完成實驗室研究,沉積速度3~4μm/h,壽命達10循環(MTO)以上,鍍層致密、光亮。但有待進一步完善和進行中試考驗。
5.純鈀電鍍:
Ni會引發皮炎,歐盟早已拒絕含Ni飾品進口,鈀是最佳的代Ni金屬。本項目完成于1997年,包括二種工藝,一是薄鈀電鍍,厚度0.1~0.2μm,已用在白銅錫上作為防腐裝飾性鍍層和防銀變色層;二是厚鈀電鍍,厚度達3μm無裂紋(目前的國際水平),因鈀昂貴,目前尚未進入國內市場。
6.三價鉻鋅鍍層藍白和彩色鈍化劑:
以三價鉻鹽代替致癌的六價鉻鹽。藍白鈍化色澤如鍍鉻層,通過中性鹽霧實驗24小時以上,一些特殊處理的可達到中性鹽霧試驗96小時以上,已經歷了十年的市場考驗。彩色鈍化相較藍白鈍化,色澤鮮艷,其中性鹽霧試驗時間較藍白鈍化高出許多,可達到48至120小時。
7.純金電鍍:
主鹽為K[Au(CN)2],屬微氰工藝。鍍層金純度99.99%,金絲(30μm)鍵合強度>5g,焊球(25μm)抗剪切強度>1.2Kg。努普硬度H<90,已用于高密度柔性線路板鍍金。
8.白鋼電鍍:
有Pd(60)Ni(40)和Pd(80)Ni(20)兩種,已在電子產品中用作代金鍍層和防銀變色層。
9.其它技術:
貴金屬金、銀、鈀回收技術;金剛石鑲嵌鍍技術;不銹鋼電化學和化學精拋光技術;紡織品鍍銅、鍍鎳技術;硬金(Au-Co,Au-Ni)電鍍;鈀鈷合金電鍍;槍黑色Sn—Ni 電鍍;化學鍍金;純金浸鍍;化學沉銀;化學沉錫。 電鍍的目的電鍍的目的:電鍍除了要求美觀外,依各種電鍍需求而有不同的目的。
1.鍍銅:打底用,增進電鍍層附著能力,及抗蝕能力。
2.鍍鎳:打底用或做外觀,增進抗蝕能力及耐磨能力,(其中化學鎳為現代工藝中耐磨能力超過鍍鉻)。
3.鍍金:改善導電接觸阻抗,增進信號傳輸。
4.鍍鈀鎳:改善導電接觸阻抗,增進信號傳輸,耐磨性比金佳。
5.鍍錫鉛:增進焊接能力,快被其他替物取代(因含鉛現大部分改為鍍亮錫及霧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