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青州市花都溫室工程有限公司
創新日光溫室大棚建設模式,點亮環保農業新希望
日光溫室作為節能型栽培設施,在我國北方應用廣泛,基于實際應用的需求,一代代不同結構的日光溫室在其適宜發展地區得到不斷更新和廣泛應用,尤其基于環保角度,節能日光溫室的優勢凸顯。
農業部西北設施園藝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鄒志榮在日光溫室的結構優化、節能開發利用方面研究多年,也一直關注行業發展,樂意分享他在日光溫室結構變革和創新方面積累的心得。
鄒志榮認為,現階段,日光溫室結構創新主要圍繞5個方向深入,包括主動采光蓄熱、裝配式、光伏式、非耕地、大跨度機械化,其中節能、機械化作業與花卉行業最為緊密相關。
節能是溫室結構優化的熱詞,是溫室結構設計中一直關注的問題,主動采光蓄熱日光溫室就是通過提升太陽能的利用率來實現溫室節能的目的。
據鄒志榮介紹,主動采光日光溫室主要通過改變溫室采光面的傾角來實現,典型代表就是可變傾角類日光溫室,其前屋面作為機動屋面,可改變傾角。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教學試驗基地,鄒志榮研究團隊對可變采光傾角和固定采光傾角的兩類日光溫室進行了室內光照度和溫度的對比研究,發現可變傾角日光溫室的平均光照度和平均溫度均明顯提升,整體采光率提高25.05%至41.75%,溫度提高3℃至5℃,不僅實現了節能,還能有效提升室內植物的品質。
另一類節能日光溫室的代表是蓄熱后墻日光溫室,后墻作為日光溫室集蓄熱、保溫、隔熱于一體的墻體維護結構,對溫室內溫度的影響至關重要。
鄒志榮表示,墻體蓄熱主要通過墻體材料和蓄熱風道來實現,經過多年研究實驗,他們發現主動蓄熱日光溫室對提高溫度、降低空氣濕度有明顯效果。
這類溫室的后墻可以是磚墻中填充固化土蓄熱層、外側由聚苯乙烯保溫板組成,然后在后墻安裝主動蓄熱風機系統,墻體內設置蓄熱風道,形成一個完整的主動蓄熱后墻新型結構。
業內其他研究人員也紛紛針對溫室蓄熱系統展開研究,目前,像雙黑膜水幕主動蓄放熱裝置已經在寧夏、新疆等地示范推廣。
日光溫室對于太陽能的利用還不止于此。
鄒志榮介紹,近幾年,太陽能在日光溫室上的二次利用技術也得到多方關注,像太陽能光伏溫室、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地面采暖裝置、弧面太陽能集熱器墻體加溫裝置等技術和設備相繼得到試用,這些根據太陽能二次利用改造的日光溫室,其適用性跟地區氣候、作物特性等方面息息相關,還在進一步探索。
此外,為了適應機械化和自動化操作,降低墻體造價,擴大種植面積,大跨度組裝式日光溫室結構也正在發展,花卉作為相對利潤高、對生長環境要求也相對苛刻的作物,適宜選擇大跨度日光溫室。
鄒志榮指出,大跨度日光溫室一般有比較齊全的設備配置,如外保溫系統、收卷式內保溫裝置、通風系統等,根據裝備的配置不同,有的大跨度日光溫室也被升級為大跨度智能溫室,既有日光溫室的特點,又滿足了生產的高要求。
不過,鄒志榮也強調,這幾大類結構創新,還有需要不斷完善的方面,像對于組裝式日光溫室的推廣,復合墻體材料的選擇有待探索,內層蓄熱能力強、外層保溫能力好的材料是目標;日光溫室太陽能的儲存方式和利用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等,有待業界同行共同努力。